前幾天跟一個做外貿的布老板聊天,他說最近接意大利訂單難了,客戶看了他們的外貿官網直接說 “再考慮”。
我查看了一下他們的外貿網站,好家伙,就寫了句 “百分百純棉”,圖片灰蒙蒙跟老照片似的,連個布料紋路都看不清。
客戶看完直接問:“有色卡嗎?能發點實物視頻嗎?” 你說這能怪客戶挑剔嗎?人家要的是 “摸得著” 的信任感,你給的卻是 “霧里看花” 的模糊感。
其實這種情況我見多了:
布料信息像 “擠牙膏”:除了 “純棉”“不起球” 就沒別的,客戶想知道紗支密度、棉產地?抱歉,頁面里翻不到;
圖片 “偷懶式拍攝”:要么是堆在倉庫的布料堆,要么是隨便掛在架子上的單色圖,沒細節、沒光影,客戶根本想象不出做衣服的效果;
設計師需求 “全靠猜”:做服裝的設計師要找當季流行面料,結果點進官網,除了基礎款啥都沒有,趨勢報告?面料應用案例?想都別想。
你說客戶為啥轉身就走?人家是來買 “確定性” 的 —— 高端客戶愿意多花錢,圖的就是省心、專業。你頁面里連塊布的 “身份信息” 都不全,誰敢放心下單?
那怎么改?給你支 3 招,我一個做出口的客戶用了,意大利老客看完直接說:“你們官網比米蘭展會還專業!”
第一招:給布料做 “身份證”
別學那些懶頁面只寫 “純棉”,學學紅酒標年份產地 —— 你的埃及長絨棉是哪年的?32 支股紗線的具體密度多少?抗皺等級幾星?把這些專業參數明明白白標出來。就像買奶粉要看配方表,客戶買布就想看 “布料檔案”,越詳細越顯得你靠譜,因為老外特別是歐美國家對這方面是很看重的。嘉興嘉樂網絡公司做外貿網站多年,在這方面也經常和客戶說,不要說一些官話套話,老外十分反感,而且大家都這樣網站千篇一律也沒有特色。
第二招:給設計師開 “專屬區”
設計師是你家的 “高價值客戶”,他們要的不只是布,還有 “靈感”。單獨開個設計師專區,多放實拍圖:布料做成連衣裙的垂感、襯衫的領口細節、在陽光下的透光效果;再附上當季流行趨勢報告,比如 “2024 春夏必火的 5 種棉料”,設計師一來就能 “抄作業”,能不盯著你家下單?
第三招:用視頻代替 “死圖片”
客戶總問 “能發點實物視頻嗎?”—— 直接把視頻放官網!拍布料摩擦的聲音(聽著厚實還是軟)、對光的透視圖(看有沒有瑕疵)、模特穿在身上的動態(垂感好不好)。我那客戶拍了段 “指尖摸布料” 的特寫,客戶說 “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質感”,轉化率瞬間提升,訂單量直接漲了 30%。
現在的市場,客戶不是不愿花錢,是不愿為 “不確定” 花錢。你家官網要是還停留在 “拍個照片、寫兩句話” 的階段,別怪客戶跑去找 “頁面更專業” 的對手。
趕緊檢查下官網:布料信息夠不夠細?設計師專區有沒有?視頻有沒有安排上?現在改還來得及,等客戶都被對手 “頁面” 搶走了,再后悔可就晚了!